1. <th id="v424j"></th>

    1. <strong id="v424j"></strong>

        古箏演奏

        時間:2020-11-27
        作者:濟南慶典公司
         返回列表

        古琴,又稱琴、瑤琴、玉琴、絲桐和七弦琴,是中國的撥弦樂器,有3千年以上歷史,屬于八音中的絲。古琴音域寬廣,音色深沉,余音悠遠。自古“琴”為其特指,19世紀20年代起為了與鋼琴區別而改稱古琴。初為5弦,漢朝起定制為7弦,且有標志音律的13個徽,亦為禮器和樂律法器。
        琴是中國古代文化地位最崇高的樂器,有“士無故不撤琴瑟”和“左琴右書”之說。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文人視為高雅的代表,亦為文人吟唱時的伴奏樂器,自古以來一直是許多文人必備的知識和必修的科目。伯牙、鐘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傳至今;琴臺被視為友誼的象征。大量詩詞文賦中有琴的身影,F存琴曲3360多首,琴譜130多部,琴歌300首。主要流傳范圍是漢文化圈國家和地區,如中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而歐洲、美洲也有琴人組織的琴社。
        古琴是漢民族最早的彈撥樂器,是漢文化中的瑰寶,是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湖北曾侯乙墓出土的實物距今有二千四百余年,唐宋以來歷代都有古琴精品傳世。存見南北朝至清代的琴譜百余種,琴曲達三千首,還有大量關于琴家、琴論、琴制、琴藝的文獻,遺存之豐碩堪為中國樂器之最。隋唐時期古琴還傳入東亞諸國,并為這些國家的傳統文化所汲取和傳承。近代又伴隨著華人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成為西方人心目中東方文化的象征。 
        古箏與古琴的區別? 
        1.古箏聲音洪亮,古琴聲音小
        2.古箏有各種演奏技巧,古琴的較少,以泛音為主
        3.古箏最初來自西域波斯,古琴乃中國國產
        4.古箏有不同種類,其中21根弦的比較普遍,而古琴的是7根,又稱七弦琴。
        5.古箏在《六指琴魔》里出現過,古琴在《笑傲江湖》里出現過;
        6.周杰倫在《青花瓷》里運用古箏來伴奏。
        7.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古箏則晚得多,形成于秦代。

        <a  data-cke-saved-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target='_blank' title='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a> <a  data-cke-saved-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target='_blank' title='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a><a  data-cke-saved-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target='_blank' title='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a> <a  data-cke-saved-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href='/ArticleType.asp?id=0&keywords=%B9%C5%C7%D9%D1%DD%D7%E0%A3%AC%B9%C5%C7%D9%B1%ED%D1%DD%A3%AC%B1%B1%BE%A9%D1%DD%B3%F6%B9%AB%CB%BE' target='_blank' title='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古琴演奏,古琴表演,北京演出公司</a>

        楊陽,自幼學習古箏演奏,16歲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師從著名古箏教授李萌,同時跟隨古琴大師、中央音樂學院教授李祥霆教授學習古琴演奏。   
        2005年,與“幽蘭古樂”參加央視第2套節目錄制《鳳求凰》,擔任瑟演奏員。 
        同年為安徽省鳳陽市制作的“鳳陽經濟新形象”專題片錄制古箏獨奏部分。 
        2006年6月,參加中央電視臺第三套節目《風華國樂》節目錄制與著名音樂制作人卞留念同臺演出,二胡與古琴合作演奏《陽關三疊》。 
        8月,參加中國古琴大賽—“幽蘭·陽春”藝術節古琴演奏比賽,獲得青年組銀獎—“猗蘭獎” 
        9月,參加央視“鑒寶”節目錄制,彈奏琴曲《流水》 
        10月,再度牽手央視劇組,為南京、滁州拍攝“中國南京”、“中國滁州”宣傳風景廣告片。 
        10月,參加“紅樓十二釵”大型選秀活動開幕式,與導師李祥霆先生合作琴簫合奏--《梅花三弄》。 
        11月,應北京文聯書記朱明德邀請參加北京電視臺節目錄制,與其同臺獻藝。 
        11月末,應“中國對外友好協會”、“中國東盟友好協會”之邀,與央視劇組共赴“中國東盟友好之旅”之新、馬、泰巡回演出(琴與箏),均受高度重視,獲得很大成功。 先后曾出訪荷蘭,韓國,日本,新西蘭。 

        趙曉霞,古琴演奏家,中央音樂學院古琴專業講師,丹麥皇家音樂學院訪問學者,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古琴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昆劇古琴研究會理事,澳門古琴研究會顧問,香港佛教文化產業“佛樂大使”。師從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教授,1996年考入中央音樂學院附中,2009年碩士畢業留校任教至今。長年致力于古琴藝術的傳播和推廣,曾擔任“2012CCTV民族器樂電視大賽”、“2012中國琴會首屆古琴網絡比賽”、“2010全國民族器樂網絡才藝大賽”,“2010中國民族器樂藝術節”等活動評委。因其卓越的藝術成就入編大型民族音樂家畫冊《國樂精粹》、《藝術名人錄》等。

        作為年輕的杰出演奏家曾出訪過美國、德國、瑞士、法國、丹麥、立陶宛、澳大利亞、新西蘭、日本、新加坡等國家及香港、澳門、臺灣等地區舉辦個人獨奏音樂會,交流演出和學術活動。并多次在中宣部、外交部、文化部等部門舉辦的重要活動及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上海世界博覽會,北京國際音樂節、北京現代音樂節,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音樂會,中國古琴國際藝術節、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瑞士中瑞文化交流會等演出中擔任獨奏。2011年起參與著名作曲家譚盾先生【“武俠三部曲”協奏曲】世界巡演,在東京國際音樂節、新加坡華藝節、德國石荷洲音樂節、澳亞藝術節、世界城市音樂節等演出中廣受好評。

        曾獲2004年【中央音樂學院第三屆“天天藝術杯”民族器樂獨奏/重奏觀摩賽】最高獎;2007年【第二屆澳門“金荷杯”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青年專業組古琴專業金獎,并獲得大賽最高獎――“金荷花杯”獎;2007年【CCTV首屆民族器樂電視大賽】彈撥類中青年組古琴專業第一名;并先后多次獲得【第一屆亞洲“小演奏家”音樂節及華夏民族器樂大賽】【“星星火炬”中國青少年藝術英才推選活動】、【北京市少兒民族器樂比賽】等國際國內比賽“優秀輔導教師獎”。
        2005年5月年隨國務院吳儀副總理赴日本名古屋參加【日本愛知世界博覽會】開幕式演出;
        2006年作為訪問學者公派赴德國漢諾威音樂學院交流,并于德國漢諾威舉辦【趙曉霞個人古琴獨奏音樂會】,首演了德國作曲家古琴新作品,受到廣泛好評;
        2005年10月赴瑞士蘇黎世參加【瑞士中瑞文化交流會】演出;
        2006年9月赴日本與東京愛樂樂團合作【東京交響音樂會】演出;
        2006年9月于日本東京參加中國駐日大使館【中秋音樂會】演出;
        2006年10月赴美國洛杉磯參加帕沙迪那劇院舉辦的【洛杉磯中秋音樂會】演出;
        2007年應邀與中國歌劇舞劇院合作出演大型原創史詩歌劇《劉邦大帝》全劇古琴獨奏;
        2008年7月參加新浪網主辦的【夢圓、月圓、人團圓明月盛典】大型活動古琴表演嘉賓;
        2008年8月由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暨青年局、民政總署等聯合主辦【中國青年古琴演奏家趙曉霞獨奏音樂會】在澳門文化中心成功舉行,同時也成為第一位在澳門舉辦古琴個人獨奏音樂會的演奏家;
        2008年8月第29界北京奧林匹克運動會期間,應邀為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一席以及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先生一席演奏古琴,受到高度贊譽與評價;
        2008年9月參加中央電視臺“海上明月共潮生”兩岸四地中秋大型民族音樂會;
        2009年1月應邀參加中央電視臺“正月正新春民族音樂會”元宵晚會古琴獨奏;
        2009年4月于中央音樂學院成功舉辦“趙曉霞古琴獨奏音樂會”;
        2009年8月作為古琴表演嘉賓應邀參加“譚晶長城獨唱音樂會”,與成龍、譚晶同臺演繹歌曲《中國看見》;
        2009年8月應邀參加由中宣部、文化部于國家大劇院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江山如此多嬌”大型民族音樂會古琴獨奏;
        2009年10月應邀與中央民族樂團合作,參加于國家大劇院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中秋之夜音樂會”大型民族音樂會古琴獨奏;
        2009年11月于中華世紀壇首演后現代多媒體古典樂舞“概念四大美女”西施一角,將古琴與傳統樂舞、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融合,獲得好評;
        2009年12月做為周潤發的古琴老師,擔任電影《孔子》古琴藝術指導,并為影片配樂,同時與王菲合作影片主題曲《幽蘭操》古琴即興配樂,將人聲與琴聲完美融合;
        2010年1月應邀參加人民大會堂“E消費開啟經濟新時代高峰論壇”演出,擔任古琴表演嘉賓;
        2010年4月起作為古琴表演嘉賓參加李玉剛“鏡花水月大型演歌會”全國巡演;
        2010年4月參加北京電視臺主辦的“書香北京、文化盛典”大型活動,擔任古琴表演嘉賓;
        2010年5月參加CCTV第七屆中國金牛獎基金頒獎典禮,擔任古琴表演嘉賓;
        2010年5月與中央民族樂團合作,參加國家大劇院上演的“國際旅游大會”音樂會古琴獨奏;
        2010年5月參加北京現代音樂節,首演古琴與西洋室內樂新作品《余•美人》;
        2010年7月與中央民族樂團合作,參加國家大劇院【“紅妝國樂”中央民族樂團音樂會】古琴獨奏;
        2010年7月擔任“2010中國民族器樂藝術節”古琴專業評委;
        2010年10月參加2010北京國際電子音樂節開幕式演出,與法國作曲家馬克•巴蒂埃(Marc Battier)合作,世界首演了其新作品《對話---為現場古琴、異地人聲、筆記本計算機和電子音樂而作》;
        2010年12月參加“中國琴會新春音樂會”古琴獨奏;
        2011年1月參加上海賀綠汀音樂廳舉行的“中國古琴新春音樂會”古琴獨奏;
        2011年1月參加北京中山音樂堂舉行的“中國古琴新春音樂會”;
        2011年5月應邀參加“第三屆中國成都國際非物質遺產節”古琴獨奏;
        2011年7月于澳門參加《神州雅韻---中國著名古琴演奏家李祥霆教授師生音樂會》;
        2011年9月應邀在保利劇院出演原創舞劇《牡丹》古琴獨奏;
        2011年10月與中央民族樂團合作,在國家大劇院成功上演“聲漫華表—國慶音樂會”古琴獨奏;
        2011年11月受著名作曲家譚盾先生之邀,參加東京音樂節閉幕式演出,在日本三得利音樂廳與日本小提琴家五島龍,東京愛樂樂團合作成功上演《武俠三部曲》協奏曲;
        2011年11月受邀參加杭州“2011中國國際西湖琴會”峰會古琴獨奏;
        2011年12月與上海愛樂樂團合作,參加著名作曲家譚盾先生《武俠三部曲》協奏曲上海站巡演;
        2012年1月在國務院新聞辦和南非電視臺主辦下,作為古琴藝術的傳播者參與拍攝了《龍年中國》紀錄片;
        2012年1月與新加坡節日樂團合作,在濱海藝術中心音樂廳成功演出了譚盾先生《武俠三部曲》為新加坡華藝節的開幕式演出;
        2012年4月受邀參加首屆“情系故宮,御園雅集”文化論壇,與著名演員王剛、張曉龍,演唱家哈輝合作現場演繹古琴神韻;
        2012年4月為“2012綠色慈善盛典”開幕式擔任古琴表演嘉賓,并為慈善捐贈出自己收藏的古琴;
        2012年7月推出個人全新彈唱專輯《綠綺琴歌》;
        2012年8月作為獨奏家受邀參加德國石荷州音樂節,與著名音樂大師譚盾及德國石荷州青年交響樂團合作,成功演出《英雄》協奏曲。
        2012年8月助陣云南衛視《完美聲音》總決賽,跨界演繹古琴與搖滾;
        2012年9月作為獨奏家受邀赴澳大利亞參加“2012澳亞藝術節”,與著名華裔作曲家譚盾及阿德萊德交響樂團合作上演了兩場氣勢恢弘的《武俠三部曲》協奏曲音樂會;
        2012年9月“2012澳亞藝術節”上,與五位澳大利亞作曲家合作,成功演出了風格多樣的古琴與西洋樂的現代室內樂音樂會,讓澳洲觀眾領略了中西文化的對比與碰撞;
        2012年9月于澳大利亞,與著名大提琴家秦立巍共同出演“水與火”古琴獨奏音樂會,獲得廣泛贊譽;
        2012年10月作為獨奏家參加第十五屆北京國際音樂節,與著名作曲大師譚盾和中國愛樂樂團合作演出“譚盾對話約翰•凱奇交響音樂會”;
        2012年12月應邀于天津舉行“名家經典--趙曉霞古琴音樂會”; 
        2012年12月作為古琴傳承人應邀參加東方季道雅集,攜手多位東方文化藝術家、國學大師,共同探討天、地、人的四季順養之道;
        2013年2月作為獨奏家受邀參加于新西蘭惠靈頓、奧克蘭舉辦的“中國春節專題音樂會”,與著名作曲家譚盾及新西蘭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上演《武俠三部曲》;
        2013年2月作為獨奏家受邀與悉尼交響樂團及墨爾本交響樂團合作,在悉尼歌劇院成功演出《武俠三部曲》澳洲巡演;
        2013年3月與著名作曲家譚盾合奏,赴巴黎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出演“水之樂”音樂會擔任古琴獨奏;
        2013年4月受邀參與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風華國樂》新版首期節目錄制;
        2013年5月隨中央音樂學院代表團赴丹麥哥本哈根皇家音樂學院,為“音樂孔子學院首屆音樂節暨啟動儀式”擔任古琴獨奏及系列講學活動;
        2013年5月應邀赴臺灣與臺灣國立交響樂團合作臺中中興堂與臺北國家音樂廳出演古琴協奏曲《瑯琊行》;
        2013年5月參加“2013年北京現代音樂節”之“地平線上的歌”----中外作曲家室內樂專場音樂會,演出泰國作曲家龐那榮的新作品《祈禱》(為男中音、大提琴、鋼琴和古琴而作);
        2013年6月作為獨奏家受邀參加“2013年城市音樂節”,與著名作曲家譚盾、郎朗、張靚穎及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合作,于北京朝陽公園萬人廣場演出《武俠三部曲》北京首演;
        2013年6月受邀參加“上海喜瑪拉雅藝術節”,與作曲家譚盾、挪威小提琴家赫姆斯茵、意大利大提琴家阿梅迪爾、荷蘭鋼琴家羅道夫•范拉特及上海愛樂樂團合作,出演《復活•武俠四部曲》中國首演古琴獨奏;
        2013年7月參加由中國常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代表團、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世僑會中華經典文化傳播交流委員會、中國藝術節基金會承辦,巴黎中國文化中心、中國紅十字會總會事業發展中心等主辦的“仁者之歌——感悟《論語》詠誦會”, 赴巴黎教科文組織會議大廳演奏古琴;
        2013年7月作為表演嘉賓受邀參加型男志Men’sJOKER發起的“2013萬象•呼吸跨界展”開幕演出,現場即興演繹了跨界作品《疊》,映襯了呼吸跨界展的主題,令現場觀眾領略到當代藝術融合的新思潮;
        2013年8月與著名朗誦藝術家方明先生合作演出由中國文聯等單位共同主辦的“放歌親情——感悟《孝經》詠誦會”;
        2013年9月于國家大劇院與香港舞蹈團合作,參演舞劇 《蘭亭•祭侄》;
        2013年10月公派赴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任教,成為全球第一家音樂孔子學院的首位古琴訪問學者,并于丹麥及歐洲開展古琴藝術專題系列講座及演出;
        2013年11月應邀赴立陶宛巡演并開展中國傳統音樂文化講座,其中于維爾紐斯大學圣約翰教堂舉行的盛大音樂會更是受到各界高度評價,立陶宛國家電視臺LRT、國家廣播電臺等多家媒體對演出及講座進行追蹤報道,并掀起了中國傳統音樂熱潮。

        2014年1月受邀亮相“2014哥本哈根國際時裝周開幕式”古琴表演嘉賓;
        2014年3月受邀與著名指揮水藍及哥本哈根愛樂樂團合作,丹麥首演古琴協奏曲《瑯琊行》;
        同月作為丹麥皇家音樂學院中國古琴訪問學者受邀擔任哥本哈根旅游局代言人;
        2014年4月作為年輕的杰出古琴家,憑借卓越的藝術成就入選《印象中國》珍藏版紀念郵冊;
        同月受邀擔任由中國大使館教育組、哥本哈根商務孔子學院、丹麥皇家音樂孔子學院和奧爾堡創新學習孔子學院共同舉辦的“2014年漢語橋大中學生丹麥賽區總決賽”評委;
        2014年5月受邀參加歐洲歌唱大賽“Eurovision”藝術節,并擔任古琴獨奏;
        同月應邀參加由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孔子學院、丹麥中國形象藝術團、丹麥華人總會、昆明藝術團舉辦的巡演活動;
        2014年6月作為丹麥皇家音樂學院孔子學院古琴教師接受了丹麥"Gladsaxe•Bladet日報"專訪;
        2014年7月應邀參加著名二胡演奏家于紅梅在國家大劇院、天津音樂廳舉辦“紅梅花開”----于紅梅二胡獨奏音樂會古琴表演嘉賓;
        同月作為古琴表演嘉賓應邀參加由文化部舉辦的“第四屆中國詩歌藝術節”開幕式,與著名演員肖雄合作。
        錄制出版多張專輯,包括【中國首張民樂大師――趙曉霞純獨奏發燒專輯《古琴》】(榮獲2006年中國國際音像博覽會制作金獎、銷售金獎),彈唱專輯《綠綺琴歌》、《趙曉霞澳門古琴獨奏音樂會》、《吾•琴•簫》、《趙曉霞古琴音樂會》、《一點思念》(全球首張中國音樂BD藍光唱片)《天人合一》等;為電影《孔子》、《關云長》、《芳香之旅》電視劇《新版水滸傳》、《倚天屠龍記》、《隋唐演義》、《姑蘇十二娘》、《鳳求凰》、《大舜》、《秦直道》、《屈原》、《大丫鬟》、《紅樓夢后傳》等影視劇擔任古琴指導與配樂。并多次參與中央電視臺《風華國樂》、《音樂之聲》、《音樂沙龍》、《音樂告訴你》、《快樂琴童》、《同一首歌》,北京電視臺《每日新驚奇》、《每日文娛播報》湖南衛視《快樂大本營》云南衛視《完美聲音》等各地電視臺的節目錄制!稑菲鳌、《名家》、《中國文藝家》、《中國人物傳記》、《時尚芭莎》、《澳門文娛報》、《澳門日報》、《華僑報》、《巴西環球報》、《汽車生活報》等媒體多次刊登其個人專訪。媒體評論:“趙曉霞的表演淋漓盡致。從精神、神態,到音樂,氣韻昂然。一曲終了,懸指靜待余音散去。不僅形象與古琴和諧一致,而且品味高雅,完全是人琴合一的狀態。” 其大氣典雅的形象與杰出的個人魅力及音樂天賦,被媒體稱為連接古典與時尚的“古琴新派天后”。

        地址:濟南高新區舜風路101號 慶典部:濟南市濟微路122號 咨詢熱線:13075390288 網址: http://www.dominioniphone.com
        開業慶典、公司年會、周年慶典、開工儀式、奠基儀式、禮儀模特、發布會、推薦會、展銷會、會議會展、文藝演出、文化藝術節、活動策劃
        COPYRIGHT ©2012-2021 濟南慶典公司 網站地圖 文本地圖 html地圖 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8009045號-7
        亚洲一本大道无码AV天堂

        1. <th id="v424j"></th>

          1. <strong id="v424j"></str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