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箏是一件伴隨中國悠久文化、在這片肥沃的黃土地上土生土長的古老民族樂器。
古箏,又名漢箏、秦箏,是漢族民族傳統樂器中的箏樂器,屬于彈撥樂器。它是中國獨特的、重要的民族樂器之一。它的音色優美,音域寬廣、演奏技巧豐富,具有相當的表現力,因此它深受廣大人民群眾的喜愛。
結構由面板、雁柱(一些地段也稱之為箏碼)、琴弦、前岳山、弦釘、調音盒、琴足、后岳山、側板、出音口、底板、穿弦孔組成。箏的形制為長方形木質音箱,弦架“箏柱”(即雁柱)可以自由移動,一弦一音,按五聲音階排列,最早以25弦箏為最多(分瑟為箏),唐宋時有弦十三根,后增至十六根、十八弦、二十一弦等,目前最常用的規格為二十一弦;通常古箏的型號前用S163-21,S代表S形岳山,是王巽之與繆金林共同發明,163代表古箏長度是163厘米左右,21代表古箏弦數21根。
經典曲目《漁舟唱晚》《高山流水》等
流行曲目《云水禪心》《云水逸》等
古箏與古琴的區別?
1.古箏聲音洪亮,古琴聲音小
2.古箏有各種演奏技巧,古琴的較少,以泛音為主
3.古箏最初來自西域波斯,古琴乃中國國產
4.古箏有不同種類,其中21根弦的比較普遍,而古琴的是7根,又稱七弦琴。
5.古箏在《六指琴魔》里出現過,古琴在《笑傲江湖》里出現過;
6.周杰倫在《青花瓷》里運用古箏來伴奏。
7.古琴是我國歷史最悠久的彈撥類樂器,形成了3000多年前的,;古箏則晚得多,形成于秦代。
姓 名: 芮瑤
年 齡: 25
性 別: 女
籍 貫: 山東
學 歷: 本科
專 業: 古箏
身 高: 170
自幼習箏,并跟隨名師系統的學習中西音樂和民族藝術。
2004年7月畢業于山東藝術學院主修古箏專業,現就讀于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
習箏期間師從于:
山東藝術學院、山東派傳人---韓庭貴教授
上海音樂學院古箏教授、古箏教育家---孫文妍教授
中央音樂學院古箏教師、青年古箏演奏家---袁莎老師
中央音樂學院青年古箏演奏家---朱蕾老師
中國音樂學院青年古箏演奏家---陳鋼、張小群老師。
經過多年的學習苦練以及各位名師的精心指導,嫻熟的掌握古箏各派的演奏風格和演奏技巧;靈活的運用古箏獨有的以韻補聲、聲聲相變的音律特色;形成大氣自然的舞臺演奏風格,把各類民族風情演繹得惟妙惟肖。并從中用心體會感悟:空靈之間、塵囂之外、蒲團之上、心靜如水、聽禪撫箏、古樸悠遠。
演奏技術:
曾多次得到箏界名師、我國著名古箏教育家、古箏演奏家、央視一線主持人、著名男、女高音歌唱家、著名文學評論家、著名詞作家、著名曲作家等一些業內人士的好評! 并多次接待加拿大、美國、臺灣、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外賓。
紫瑄,1986年出生于臺灣,初中、高中、本科皆為古箏專業、副修鋼琴。本科畢業于臺灣藝術大學,古箏專業。在臺灣求學期間有豐富教學經驗。
比賽經歷:
2000年11月臺北縣音樂比賽東區古箏組優等
2003年8月臺灣音樂教育學會黃鐘獎箏獨奏分齡賽優等
2004年8月中華民國國樂學會彈撥大賽箏獨奏優等
2004年11月臺北縣音樂比賽箏獨奏優等
2008年12月金色年華全國優秀人才展示活動北京賽區古箏類青年A組專業金獎
2009年5月首屆國際古箏比賽專業A組銀獎
2009年8月國際青少年古箏選拔賽高級組一等獎
2009年10月兩廳院樂壇新秀選拔決選
部分演出經歷:
2005年8月隨正心箏樂團赴美國舊金山,洛杉磯,越南訪演
2006年1月舉辦個人獨奏會
2006年5月隨臺藝大箏樂團板橋樂展客家音樂篇于國家音樂廳演出<<出水蓮>>
2006年8月隨正心箏樂團赴美國維吉尼亞,華盛頓訪演
2007年1月臺藝大國樂系新秀音樂會—金星協奏曲之夜協奏<<西楚霸王>>
2007年5月隨臺藝大箏樂團板橋樂展華夏音樂篇于國家音樂廳演出<<春綠江南>>
2010年3月參與臺藝大箏樂展演出
2010年4月舉辦個人學士畢業音樂會
2010年5月隨正心箏樂團赴日本參與亞洲箏樂展演出。